• 微信

香港资讯网|管家婆|综合|正版|资料|大全|挂牌|完整|快讯|密料|宝典|天书

  • 首页
  • 香港快讯
  • 澳门快讯
首页 >> 社会新闻 >>

香港疫後騙案未跌 防詐面臨新挑戰

日期: 2023/5/18 11:00:17 栏目:社会新闻

香港中通社5月17日電(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)香港警方又破騙案了。17日,警方公佈搗破以家庭式經營的“網上情緣”詐騙集團,已騙取155名受害人超過2100萬港元款項。香港2022年詐騙案錄得27923宗,平均每天就有76宗。疫情後社會復常、交流趨增,在變臉、變聲等新科技介入下,防詐面臨不少新挑戰。

資料圖:香港警察總部大樓。圖源:香港中通社

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日前公佈今年首季度的罪案,詐騙案就超過四成,他直言各種騙案為香港治安帶來極大的挑戰。

香港2022年詐騙案較2021年大升45.1%,其中很大的原因,便是2022年較嚴重的第五波疫情。年近七旬的老翁當時先後接獲“衛生署”“公安部”來電,為證明未去過“疫區”提供銀行資料,讓“女特務”上門安裝手機監控程式,最終被騙210萬港元積蓄。

近年來不少大額詐騙都涉及利用“公安部”。香港山頂一名90歲婆婆2020年收到聲稱“內地公安”來電,懷疑她牽涉嚴重案件,婆婆5個月內被騙去2.8億元港幣,是歷年涉及最高金額的假冒內地官員電騙案。

香港市民對內地執法機關的信任,成為騙徒屢試不爽的手法。而騙徒遠在東南亞等第三地,也讓破案更加艱難。

疫情過後,香港社會恢復正常,騙案卻仍然高企。今年首季,網購騙案上升了36%,求職及投資騙案上升了44%,電話騙案上升了七成六。網上情緣騙案輕微下跌,不過也已錄得324宗,涉款金額高達1.8億港元。

近日,一名25歲大專男生疑玩交友軟件遇騙借債,因無力償債而自尋短見。情、錢、命三失,細思極恐。

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對中通社記者分析,香港騙案數字逐年遞升,犯罪集團覬覦行騙犯罪利潤高,較從事其他嚴重“搵快錢”罪行成本低、風險小,跨地域運作亦大大增加調查困難。騙徒利用不同人的心理弱點,繼而精心設計層出不窮的騙局,令人防不勝防。

另外,林志偉認為,騙案數字增加不是香港獨有的罪案趨勢,世界各地都有類似趨勢。“在香港的詐騙案涉案金額較大,一方面是偵破比較困難,另一方面相信是香港人較富裕,因此被騙錢財也比較大額度。”

網絡安全和防騙意識的強化宣傳落後於科技發展,也增加了騙徒可乘之機。林志偉說,警隊在多個領域宣傳、打擊騙案,但防騙不外乎要提高警惕,不要以為自己不受騙案的威脅,現實中人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。

隨著加密貨幣投資興起、AI變臉變聲等技術的介入,詐騙已經成為全球的城市流行病。在詐騙猖獗的台灣,2022年全年詐騙案將近3萬宗,創下12年來同期新高,嫌疑犯人數近4萬6000人,創下15年來最高紀錄。在新加坡,2022年詐騙案超過3萬宗。
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,所有網路犯罪中只有0.05%被起訴。隨著騙子越來越職業化,提高公眾意識、採取預防行動,是全球的共同挑戰。

香港正在全球範圍廣招人才,資產投資、房屋買賣、學業交流,帶來大量的跨境人流,初來乍到遇騙案例隨之增加。香港警方積極推行一系列打擊電話騙案及網絡騙案措施,其他公私營機構也可向新來港人才多宣傳防詐妙招,維護香港的治安名片。(完)


【編輯:馬華】
上一篇:香港邦瀚斯“中國書畫”拍賣將舉槌 乾隆帝御筆七言聯首度公開面世
下一篇:香港中國商會接待成都高新區訪問團

最新文章

  • 中國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返回

    中國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返回

  • 中方:美方罔顧事實轉嫁芬太尼治理不力責任

    中方:美方罔顧事實轉嫁芬太尼治理不力責任

  • 姚明入選2023年國際籃聯名人堂

    姚明入選2023年國際籃聯名人堂

  • 今天,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!

    今天,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!

  • 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成功起浮

    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成功起浮

  •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爐,一線城市仍居前列

  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爐,一線城市仍居前列

  • 美以參與非法藥品生產為由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 中使館:強烈譴責

    美以參與非法藥品生產為由制裁中國實體與個人 中使館:強烈譴責

  • 廣州氣溫刷新5月最高紀錄至38.5℃

    廣州氣溫刷新5月最高紀錄至38.5℃

  • “神舟十六號”今日飛天,三大看點值得關注

    “神舟十六號”今日飛天,三大看點值得關注

  • 【六合论坛】屠海鳴:香港經濟復甦需要撐住本地消費

    【六合论坛】屠海鳴:香港經濟復甦需要撐住本地消費

热门文章

Copyright © 2023 香港资讯网 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